毫米波雷达芯片厂商矽杰微电子宣布完成A轮增资
2018年4月20日,上海矽杰微电子有限公司宣布公司于近日完成了A轮的增资。本轮增资由中民投资本领投,青域资本跟投。
智能工业传感器企业洛丁森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中国高精度智能工业传感器领军企业、上海洛丁森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丁森)宣布,获得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际顶级投资机构GGV纪源资本独家投资,是洛丁森继2017年获得英华资本投资后的新一轮融资。
汉威科技:所有传感器产品均有自主知识产权
汉威科技4月2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自主研发并生产的半导体类、电化学类、红外热释电类等气体传感器,制造工艺及核心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准,尤其是半导体类传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在70%以上。
抢占自动驾驶新风口 海拉都有哪些“杀手锏”?
譬如24GHz雷达传感器,海拉作为该市场的领导者,早在2005年,就将其第一代产品投入了批量生产。发展到现在,海拉的24GHz雷达是辅助驾驶系统的重要传感设备,通过将该产品安装在汽车的尾部,可提供盲点检测、变道辅助、开门预警、泊车辅助等功能。
博世与e.Go在德国大学园区合作自动泊车系统
停车场内的传感器则负责监控驾驶廊道及其周边环境,为引导车辆提供所需的信息。该项车载技术可将基础设施发来的指令转化为驾驶操控。在停车过程中,若有人从停车路径上穿过,该车辆将会停车以规避行人。
追随“MEMS一哥”博世 回顾传感器在汽车和手机领域的发展之路
从汽车安全气囊开始,发展如今的智能手机,MEMS传感器已经走过很长的道路,如今在办公室、衣服口袋、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其身影,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件之一。
工业传感器企业洛丁森获GGV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中国高精度智能工业传感器领军企业、上海洛丁森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宣布,获得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际顶级投资机构GGV纪源资本独家投资,是洛丁森继2017年获得英华资本投资后的新一轮融资。
创业公司高速发展 重塑无人驾驶产业竞争格局
从原理角度看,无人驾驶控制系统模拟人类的驾驶方式,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组成,对应感知、决策、执行三大功能模块。
东芝布局汽车LiDAR半导体业务 多项新技术助推探测距离翻番
东芝目前正在研发这三项技术,预计到2020年完成前期开发并达到实际应用水平,然后计划将其商业化。其高精度测量IC技术和错误检测去除技术,可使LiDAR传感器的探测范围相比传统方案提高约1.8倍。
未来五年国内传感器市场平均销售增长率将达31%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传感器的整体规模必然会扩张。未来五年,国内传感器市场平均销售增长率将达31%。汽车电子会是中国传感器需求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2025年激光雷达市值将达72亿美元 助力完全自动驾驶
这意味着,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发货量也将受到自动驾驶技术的驱动。据估计,到2025年,激光雷达的发货量将达到3600万个,其市值将达到72亿美元。
解读全球传感器产业 这五张图就够了
传感器技术是一项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迅猛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之一,也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正是由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和投入开发,传感器发展十分迅速。
光确认眼神还不够 AI和MEMS传感器匹配很关键
消费类产品制造商如何挖掘MEMS惯性传感器(目前已经在终端用户设备中获得广泛应用)的内建功能,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
IMU市场风云变幻 高性能产品广受青睐
惯性传感器是MEMS市场重要的产品类型,主要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力计,应用领域涵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航空航天等。目前,分立的惯性传感器,尤其是消费类3轴加速度计和3轴磁力计,市场趋于饱和、价格不断侵蚀,而以IMU为主的组合传感器市场发展迅速。
车载毫米波雷达频率划分和产品现状分析
在军事上,毫米波雷达已广泛应用于预警探测、武器制导、电子对抗等领域。近年来,随着集成电路和天线设计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元器件成本的不断降低,民用车载毫米波雷达产品不断涌现并投入实际应用。
确保物联网稳定运行 传感器已成关键技术之一
如今,“没有传感器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已然成为全世界公认的观点,各国将传感器提到了较高的位置,在发展传感器产业方面任谁也不想落后于人。
超快激光控制转向系统:未来激光雷达“终结者”?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在不久的将来,自动驾驶汽车将使用基于激光束的转向系统,与目前基于无线电波的系统相比更加快速。该技术比现有的避免事故系统技术的性能更佳,效率更高。
5张图看清全球传感器产业竞争格局 中国还有戏吗?
传感器技术是一项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迅猛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之一,也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正是由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和投入开发,传感器发展十分迅速。
毫米波雷达如何重振交通管理
在扩展范围内进行高速物体检测:传感器必须能够检测并测量更长距离的更快移动的通信量。例如,如果一个系统能够感知距离十字路口较远的车辆,它可以更好地控制绿色和黄色的持续时间,以预测传入的交通量。
智能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目前我国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的企业超过1700家,产业门类基本齐全,传感器产品达到10大类、42小类、6000多个品种,无论是在健康医疗、城市规划,还是城市交通方面,传感器正在发挥着核心作用。
资讯订阅
- 即日-5.15 【有奖问答】 NI半导体测试应用有奖问答 立即参加>>
- 即日-6.16 【有奖问答】泰科电子传感器及医疗应用解决方案 下载白皮书>>
- 5月16日 OFweek2018(第四届)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在线展会 立即报名>>
- 5月17日 2018消费电子自动化测试研讨会昆山站 参会有礼 >>
- 5月18日 欧司朗光电半导体创新高峰论坛暨展示会 · 深圳站 立即报名>>
- 5月30日 OFweek2018中国高科技产业投融资论坛暨项目路演会 立即报名>>
-
隧道无线远程自动化在线监测采集系统
2018-01-29
-
柔性电子及可穿戴设备的基底-可拉伸柔性介电弹性体材料
2017-12-07
-
温湿度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2017-08-08
-
消光比测试仪FBR-310技术资料-国产自研
2017-08-01
-
消光比测试仪FBR-310技术资料-国产自研
2017-08-01
-
消光比测试仪FBR-310技术资料-国产自研
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