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24年 他让“北斗”上天入室
24年前,蔚保国投身“双星定位”研究,从此进入北斗领域,先后带队完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工程等系列关键技术攻关和地面骨干系统建设工作。2018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即日起提供全球服务。
“这是北斗建设的历史性时刻,也是无数为北斗系统奋战过的科研人员梦想成真的时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蔚保国,回顾二十多年的奋战历程感慨万千。
从零开始,奠定卫星导航技术基石
1995年,蔚保国进入原电子工业部第五十四研究所“双星定位论证组”,开始从事由两颗地球同步卫星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技术研发工作,这也是北斗一号系统的技术基石。从此,蔚保国成了“北斗人”。
“北斗一号项目刚启动时,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才刚起步,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关键技术难点非常多,技术挑战很大,而且星地信号收发又是其中的核心关键。”蔚保国回忆说。
其后8年,蔚保国作为地面骨干系统副总师,在老一辈专家的指导带领下,与团队成员一起进行了无数次的专题试验,硬是闯出一条全新的路,研制出集测量与通信于一体的北斗一号数字化信号收发系统工程样机和后续正样装备,助力我国北斗一号系统顺利建成和投入运行。
2003年,北斗二号工程预研启动。组网卫星数量显著增多,技术难题也随之增加,复杂星座的测控管理就是其中之一。
“传统方式下,每颗卫星都对应一套地面天线,以此实现通信。但卫星数量的增加,让地面站就像‘天线农场’一样,地面管理难度倍增,一些难以克服的工程问题接踵而来。”蔚保国说。
“2002年,我们提出用数字多波束技术实现导航星座的高精度测量和管理。预研技术可行性得到验证后,我们开始进行型号攻关,2010年研制出复杂星座数字多波束测量系统。”蔚保国寥寥几句将3年预研、5年型研、上千次试验和无数个不眠之夜一语带过。
该成果后来被评为北斗工程专项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我国北斗二号区域系统、北斗三号全球基本系统的成功建成、稳定运行作出了突出贡献。
攻坚克难,啃下室内导航硬骨头
“如今北斗三号系统已基本建设完成,这是重要的里程碑,后面还有很多事要做。”蔚保国说,北斗人一方面将继续攻坚克难,为2020年完成后续星座组网、提供世界一流卫星导航服务而努力;另一方面,还将建起以北斗为核心,更加泛在、融合、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
在这条路上,蔚保国总是想在前面、行在前面。201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蔚保国承担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室内混合智能定位与室内GIS技术”项目,旨在将北斗引入室内,全面拓展北斗覆盖范围并提升室内导航定位精度和服务可用度。
“全球70%到80%的人居住在城市,而城市人大部分时间在室内度过。高精度室内定位技术需求很大,将会衍生出巨大的蓝海市场。”蔚保国说。
需求虽有,但技术瓶颈却限制了发展。蔚保国决心带领团队啃下这块“硬骨头”。经过辛勤的付出,这支团队在国内首次突破了北斗伪卫星基站室内外无缝高精度定位技术,打通了北斗伪卫星与北斗商品化芯片的收发测量链路,为实现北斗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奠定了重要基础。
“构建天地一体化定位导航授时信息网,北斗人乃至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都责无旁贷。”为此,蔚保国带领卫星导航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武汉大学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完成了国内首个“珞珈一号”低轨星导航信号与信息增强系统,目前正在进行星地试验。
但在蔚保国看来,他及团队的研究工作仅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深度应用拓展的开端。作为一名探路者,他将带队在北斗卫星导航全球发展之路上继续前行。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18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Automation1微纳精密运动控制系统
-
12月19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即日-12.2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村田用于AR/VR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维科网·激光VIP企业展台直播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先进激光技术博览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