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汽车!这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传感器毛利率高达49.64%
4月21日,开特股份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26亿元,同比增长26.50%;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21.24%;扣非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22.89%。
其中,传感器类产品实现营收2.95亿元,同比增长14.30%,毛利率高达49.64%;控制器类产品实现营收1.99亿元,同比增长11.25%,毛利率仅18.22%;执行器类产品实现营收3.27亿元,同比增长55.40%,毛利率为25.61%。
开特股份表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产销量分别为3,128.20万辆和3,143.6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第一大客户比亚迪汽车整体产量稳步增长带动公司产品销量增加;公司传感器类、执行器类等产品稳步增长且执行器类新产品的销售持续量产,营收增加。
据披露,开特股份2024年的第一大客户比亚迪销售金额达2.63亿元,年度销售占比达31.88%。
资料显示,开特股份成立于1996年,2010年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于2015年7月27日成功挂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其是国内知名的汽车热系统产品提供商,主要从事传感器类、控制器类和执行器类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细分产品包括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调速模块、直流电机执行器、步进电机执行器和无刷电机执行器等。
历经近30年的发展,公司已构建起庞大且优质的客户网络,包括大众、奥迪、宝马、丰田、日产、比亚迪、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中国一汽、吉利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汽车整车厂;蔚来、理想、小鹏等新能源汽车造车新势力;电装、翰昂集团、捷温集团、法雷奥集团、松芝股份、三电控股、马瑞利、南方英特、爱斯达克、豫新等国内外知名的汽车热系统厂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5年汽车产业将呈现稳中有升的基本态势,汽车产销将继续保持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继续加快发展。协会初步预计2025年全年汽车销量在3,29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4.7%,其中乘用车2890万辆,同比增长4.9%;商用车400万辆,同比增长3.3%;新能源汽车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
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发展,使得汽车对半导体、传感器、车载电子系统等需求大增,乘用车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占比不断提升。
传感器在汽车中扮演着“感知中枢”的核心角色,既是车辆与环境交互的“感官”,也是智能系统的“数据基石”。它们实时监测车辆动力、安全、环境及用户需求,通过精准数据传递驱动电子控制系统协调车辆各系统工作,从而实现更安全、高效和智能的驾驶体验。传感器在汽车中主要应用于动力总成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及底盘系统中,在推动汽车“新四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受益于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国传感器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但受制于该行业进入壁垒高、资金投入大、研发产出周期长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市场仍处于国外厂商高度垄断的阶段。
为突破 “卡脖子” 困境,以开特股份、韦尔股份、苏奥传感、纳芯微、四方光电为代表的本土传感器企业正在积极探索突围之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凭借着良好的客户服务、稳定的质量、有竞争力的成本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同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汽车传感器行业的发展。在政策与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的双重刺激下,我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十年时间内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开特股份作为汽车传感器领域的佼佼者,凭借多年的技术沉淀和市场积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其在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等产品上持续优化升级,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创新设计理念,提升产品性能和稳定性,逐步缩小与国外竞品的差距,以高性价比的产品赢得了众多国内汽车厂商的青睐。
展望未来,开特股份表示,公司立足汽车,精研技术创新,拓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电动领域应用产品,并走出汽车,积极投身前沿科技的探索实践,拥抱时代变革,打造新兴应用场景应用矩阵,探寻经济增长的新增量空间。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5月16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
5月16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第四届)2025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5月16日立即参评>> 【评选】维科杯·OFweek 2025 传感器行业年度评选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