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射频识别系统详解
内部数据内容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变造。
RFID芯片数据容量很大,而且随着技术发展,容量还有增大的趋势。
2、缺点:
技术成熟度不够。RFID技术出现时间较短,在技术上还不是非常成熟。由于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具有反向反射性特点,使得其在金属、液体等商品中应用比较困难。
成本高。RFID电子标签相对于普通条码标签价格较高,为普通条码标签的几十倍,如果使用量大的话,就会造成成本太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市场使用RFID技术的积极性。
安全性不够强。RFID技术面临的安全性问题主要表现为RFID电子标签信息被非法读取和恶意篡改。
技术标准不统一。RFID技术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而且市场上多种标准并存,致使不同企业产品的RFID标签互不兼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RFID技术的应用的混乱。
RFID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随着RFID设备成本的不断降低,标准的逐步统一,数字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广泛应用,规模应用行业的扩大,RFID技术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潜在的价值将会发挥出来,RFID 技术产业将逐步壮大与成熟。
1、射频识别的发展历史
RFID技术诞生于二战期间,最早被英国皇家空军用于识别自家和盟军的战机。英国为了识别返航的飞机,就在盟军的飞机上装备了一个无线电收发器,进而当控制塔上的探询器向返航的飞机发射一个询问信号后,飞机上的收发器接收到这个信号后,回传一个信号给探询器,探询器根据接收到的回传信号来识别敌我。这是有记录的第一个RFID敌我识别系统,也是第一个RFID的第一次实际应用。
之后,RFID技术也被陆续应用于野生动物跟踪,公路收费系统等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RFID技术日趋成熟,其成本也越来越低,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2、射频识别的发展前景
RFID射频识别技术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独立跨学科的专业领域。RFID射频识别技术将大量的来自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的技术(例如,高频技术、电磁兼容技术、半导体技术、数据保护和密码学技术、电信技术、制造技术等)综合起来。
近十多年来,RFID射频识别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的溯源和防伪应用领域。而随着技术进步,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产品的种类将越来越丰富,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可预计,在今后的几年中,RFID射频识别技术将持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
总体而言,RFID射频识别技术当前发展趋于标准化、低成本、低差错率、高安全性、低功耗。
标准化
行业标准以及相关产品标准还不统一,电子标签迄今为止全球也还没有正式形成一个统一的(包括各个频段)国际标准。
低成本
目前美国一个电子标签最低的价格是20美分左右,这样的价格是无法应用于某些价值较低的单件商品,只有电子标签的单价下降到10美分以下,才可能大规模应用于整箱整包的商品。
低差错率
虽然在RFID电子标签的单项技术上已经趋于成熟,但总体上产品技术还不够成熟,还存在较高的差错率(RFID被误读的比率有时高达20%),在集成应用中也还需要攻克大量的技术难题。
高安全性
当前广泛使用的无源RFID系统还没有非常可靠的安全机制,无法对数据进行很好的保密,RFID数据还容易受到攻击,主要是因为RFID芯片本身,以及芯片在读或者写数据的过程中都很容易被黑客所利用。
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
门禁管制: 人员出入门禁监控管理
动物监控: 畜牧动物管理、宠物识别、野生动物生态的追踪
交通运输: 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
物流管理: 航空运输的行李识别,存货、物流运输管理
自动控制: 汽车、家电、电子业之分类、组装生产线管理
医疗应用: 医院的病历系统、仪器仪表设备管理
物料管控: 工厂物料的自动化盘点及控制系统
质量追踪: 成品质量追踪、回馈
资源回收: 栈板、可回收容器等管理
防盗应用: 超市、图书馆或书店的防盗管理
防仿假冒: 名牌烟酒及贵重物品的打假防伪
废物处理: 垃圾回收处理、废弃物管控系统
联合票证: 多种用途的智能型储值卡、一卡通等
危险物品: 军械枪支、雷管炸药管制
RFID将构建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桥梁。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RFID技术不仅会在各行各业被广泛采用,最终RFID技术将会与普适计算技术相融合,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全球的制造业基地,中国将是未来全球最大的RFID应用市场。这对于国内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免费参会立即报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数会工业芯片与传感仪表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从直流到高频,材料电特性参数的全面表征与测量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AI加速卡中村田元器件产品的技术创新探讨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