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3D成像技术来袭,金融科技将迎来哪些变革?

2018-11-12 14:57
来源: 亿欧网

TOF根据如何测量时间差又可细分为脉冲波测距和连续波测距。脉冲波测距原理是直接测量脉冲信号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连续波测距则是通过连续发射整数波长,通过计算接收波与发射波之间的相位差,间接计算时间差,如下图 4所示。

具体来说,脉冲波测距多用于工业测绘领域等大范围远距离场景,其使用的光源也以激光为主。对于手机终端设备而言,由于使用场景和功耗,意味着目标对象与镜头的距离在十米、百米以内,所以手机终端上使用的TOF预计将以连续波相位测距技术为主。

就目前而言,结构光与TOF是主动景深视觉系统的主流技术实现方案。结构光技术较为成熟,组件集成度高,目前苹果iPhone X已采用结构光技术;TOF由于直接测量景深/距离,在响应速度和量程两方面具有先天技术优势,加上Google、Microsoft等国际一流企业的站台背书,技术前景光明。

需要说明的是,主动式3D景深视觉系统在持续发展中开始借鉴被动双目视觉系统的优点,即通过引入2枚图像传感器(active stereo vision),利用图像传感器之间空间位置关系,以及双路光源发射器到图像传感器的光源运动轨迹,达到更高精度的景深信息。例如,Intel最新发布的D400 Series景深摄像模块就是采用该技术的代表。

3D成像和传感市场概况

前文介绍了3D景深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那么,3D成像技术是否存在市场需求?3D成像技术距离全面普及还有多久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寻找答案。

(1)VCSEL市场增长情况

VCSEL激光器作为3D景深成像系统的核心部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趋势可以间接反映其3D景深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情况。如下图5所示,根据Yole预计,随着2017年iPhone X首次引入结构光主动式3D成像系统,VCSEL整体市场将以CAGR 48%的增速飞速增长,在消费电子领域,VCSEL市场大小从2017年的1.65亿美元攀升至2023年的31亿美元,增长幅度接近30倍。

(2)3D成像市场增长情况

据Yole预测,3D成像和传感市场整体增长速度为CAGR 44%,在消费电子领域将会以CAGR 82%的速度高速增长,到2023年达到138亿美元,如下图6所示。

(3)3D景深在终端手机的占有率情况

主动式视觉系统由于其技术先进性,将会逐渐替代被动式双目视觉系统,逐渐被手机终端厂商采用。目前在3D成像领域,根据其结构光和TOF技术的特性,一个较为共识的预测是基于结构光技术的3D成像将作为手机前置摄像头被采用,而TOF技术则将会在后置摄像头更有前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