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雄安新区:传感器在地下综合管廊中的应用
关于雄安新区的未来,人们抱有太多期望,也充满好奇。
尽管雄安新区整体规划还未出台,但作为先行领域,雄安新区交通规划的顶层设计理念已经开始逐渐浮现。未来,雄安新区对外交通将主要依靠机场和高铁、高速路网,新区内部将更多依靠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大广场、宽马路的传统思维将被摒弃,密路网、小街区、绿色智能交通将出现在雄安。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未知数是,雄安新区的交通是否都会进入地下?
在2017年6月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上,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透露,雄安新区的规划方案编制中,21世纪的地下管廊式基础设施是新区建设的一大亮点,雄安新区建设将把城市交通、城市水、电、煤气供应、灾害防护系统全部放在地下,以高铁、车站、市内交通等为例,均会置于地下。而地上部分将让给绿化、让给人行道。
地下综合管廊是 “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体”,被称作城市的“血管”和“神经”,担负着输送介质、能量和传输信息的功能,是城市的“生命线”。国务院在2015年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大力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以解决城镇化进程加速背后的空间资源紧张问题。
雄安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备受关注,建成后地下综合管廊的运维工作也将同样备受关注。摄像头实时监控、温湿度控制、有毒有害气体控制、烟感探测感应、无人机巡检……靠着现代科技的帮忙,“长眠”地下的各种管线将很少再被打扰,更不必担心隔三差五被挖出来“收拾”,一个崭新的“无线”新区将出现在人们面前……
由于城市地下管廊中要通电力、通讯、燃气等,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存在多种有毒气体,例如CO,H2S,NO2,SO2,另外也可能缺氧,从而威胁工作人员的安全。
ISweek工采网提供地下管廊可用传感器选型:提供进口CO,H2S,NO2,SO2,O2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解决方案。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免费参会立即报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数会工业芯片与传感仪表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从直流到高频,材料电特性参数的全面表征与测量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AI加速卡中村田元器件产品的技术创新探讨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