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气象站的发展历程及分类
一、发展历程
早在1743年,西方传教士开始在我国北京建立测候所,进行气象观测。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城镇、口岸设立气象台站。
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于1912年在北京建立中国自己的气象台——中央观象台。此后,民国政府有关部门、院校逐步在各地建立测候所、气象台。
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建立解放区的第一个气象台,在东北、华北解放区也相继建立了一些气象台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气象台站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1999年7月我国引进芬兰的5套自动气象站投入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次将自动气象站作为正式观测资料使用,它标志着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同时,1999年我国开始建设自行生产的第一批自动气象站,并已于2000年1月起正式投入业务运行。随后,我国加快了自动气象站建设速度,2000-2001年用三峡项目资金在四川、重庆、湖南等地建了32个自动气象站;2002年新建了582个自动站;
2003年底,全国气象部门累计有1606个自动气象站(含中尺度站)投入运行。
2004年底,全国气象部门累计有3548个自动气象站(含中尺度站)投人运行。
2005年以后进人普及阶段,2005年建成3290个自动气象站,自筹资金建设自动站的比例大大增加,自动气象站站网加密速度更快。中国气象台站的分布密度、观测质量和时效已达到或超过世界气象组织要求的标准。
自动气象站在我国已运行多年,为气象观测提供了宝贵的气象数据,增加了气象工作者的观测经验,为我国的气象观测事业做出了巨大的成就。随着自动气象站应用的普及,国产的自动气象站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免费参会立即报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数会工业芯片与传感仪表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从直流到高频,材料电特性参数的全面表征与测量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AI加速卡中村田元器件产品的技术创新探讨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