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2023年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研究报告

2023-10-26 17:35
资产信息网
关注

第一章 行业概况

1.1 定义

智能传感器,或称为"intelligent sensor",是具备与外部系统双向通信能力的先进传感器,能够发送测量数据、状态信息以及接收外部命令。这类传感器内部集成了信息处理装置,以实现高级的数据处理和通信功能。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采集单元,而是具备一定智能处理能力的系统级产品。

智能传感器的核心由集成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微处理器和软件算法组成,构成了数字时代重要的感知层。它们的出现紧密地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万物互联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这种紧密的联结为智能传感器赋予了在现代信息产业中扮演核心角色的可能,使其成为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

智能传感器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涵盖了工业控制、汽车、医疗和物联网等多个行业。特别是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些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下,智能传感器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契机。它们不仅为各行业提供了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还促进了跨行业的信息交流和协作,为现代社会的高效运作提供了基础。

图 智能传感器分类(按结构)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传感器的性能持续提升,同时它们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为未来智能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智能传感器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现有产业的升级,还为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展现出该行业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1.2 行业简史

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行业初始期(1978-1999)、行业探索期(2000-2010)和快速发展期(2011-至今)。

行业初始期(1978-1999)

在行业初始期,智能传感器的概念诞生并逐渐得到关注。在1982年,中国开始了智能传感器硅微机械系统(MEMS)技术的研究,标志着国内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初步探索。到1990年,由混合集成技术研制的第一款实用智能传感器问世,这为智能传感器的市场应用奠定了基础。在1999年,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成为智能传感器研究的起草牵头单位,初步建立了智能传感器系统的标准体系构架,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行业探索期(2000-2010)

进入21世纪,智能传感器行业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和市场应用。2000年,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为智能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2006年,华工科技成功研制出中国首个激光器芯片,作为智能传感器的重要载体,为国内物联网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到2010年,中国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建立了智能传感器标准体系架构,促进了国内智能传感器行业的持续发展。

快速发展期(2011-至今)

自2011年以来,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兴起,智能传感器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迅速发展。2015年,中国国务院强调了完善产业链和批量生产的重要性。在2021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了1,057.6亿元,占全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的11%。然而,由于中高端智能传感器技术要求较高,大量产品仍需依赖进口,进口比例达到了90%以上。智能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物联网场景中,包括机器人、VR/AR、无人机、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运输和智能医疗等领域,展现出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1.3 发展现状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智能传感器成为了连接虚拟与现实的重要桥梁,其在工业、汽车、通信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深入。在中国,受益于高新技术的推动与市场需求的拉动,智能传感器行业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2017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772.2亿元,而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增长至1,057.6亿元,展现出年复合增长率为8.2%的良好增势。未来的五年里,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1,61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智能传感器在各个应用领域,特别是在工业、汽车及通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市场认可。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头豹研究院

智能传感器以其高精度的信息采集、多功能性和低成本等优势,赋能了广泛的行业应用,为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推动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智能化发展。

然而,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智能传感器的产量占比为10%,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国内智能传感器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研发技术有待提高。特别是在中高端智能传感器领域,目前90%以上的产品依赖于进口,这无疑是制约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中国需要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推动智能传感器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业链的完善。同时,加强与国际的合作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是提升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第二章 产业链、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

2.1 产业链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传感器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日益显著,其应用已覆盖工业、汽车、通信等多个领域。下文旨在全面解析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链的现状,从上游原材料供应到中游制造再至下游应用市场,展现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全貌。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上游分析

传感器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原材料供应商,其中半导体材料的运用最为广泛,占比高达63%,特别是半导体硅片成为智能传感器的核心材料。2021年,中国半导体硅片的销售额达到14亿美元,同比增长16%,占全球市场的11.9%。这种增长趋势反映了随着智能传感器应用领域的拓展,对半导体硅片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国际半导体协会

中游分析

中国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链中游主要为制造企业,其中CIS和MEMS传感器市场占比较大,分别占56.2%的市场规模。2021年,MEMS市场规模为767亿元,CIS市场规模为849亿元,预计2022年将分别增长至831亿元和935亿元。这种增长得益于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推进,为MEMS和CIS传感器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由于技术门槛高和初期投入大,目前中国的中高端智能传感器90%以上依赖于进口,但随着技术和工艺的进步,预计未来进口比率将逐渐下降。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头豹研究院

下游分析

智能传感器的下游应用市场非常广泛,特别是在汽车电子、工业制造和消费电子领域。汽车电子是智能传感器的重要应用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智能传感器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提升。而在工业制造领域,智能传感器通过与软件和大数据的结合,将为工程效率和产量的提高提供重要支持。此外,手机作为消费电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部手机上都搭载了10多种智能传感器,虽然市场趋于饱和,但仍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头豹研究院

未来,随着AI、5G和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传感器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渗透到医疗、家居、物流等多个不同领域,推动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产业技术的持续进步将为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2 商业模式

(1)直销模式

本行业主要面对工业企业客户,主要采用直销模式,根据客户的应用场景和产品功能需求,为 客户提供与其产品或系统相匹配的元器件或模组。拥有完整工艺技术路线及生产能力, 通过自主生产满足客户的批量交付需求,少量辅助工序采用委外加工和劳务外包方式完成。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从国内采购,并以市场销售订单为依托。

图 直销商业模式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2)IDM模式( Integrated Design and Manufacture)

即垂直整合制造模式,就是以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销售为一体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公司通常都有自己的品牌,如TI(德州仪器)、INTEL,SAMSUNG、NEC等。这种模式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日本制造商在半导体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为了全面的扩张业务,IDM模式就因此形成。IDM 企业具有资源的内部整合优势、技术优势以及较高的利润率。

图 IDM商业模式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3)垂直分工模式

随着市场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分工的逐渐细化,IDM 的劣势越来越明显,垂直分工模式便因此形成,它包括专业的P(知识产权〉核、设计(Fabless)、晶圆代工(Foundry),以及封装测试(Packing & Testing)。目前除了INTEL、AMD等公司仍旧采用IDM模式外,行业内其他公司已逐步走向分工模式。在国内,代工企业越来越多,是垂直分工模式中的一块所占比例很大的部分。FOUNDRY不负责设计和销售,只做纯代工。诸如目前的华润上华、中芯国际和富士康,就是典型的FOUNDRY模式企业。

图 垂直分工商业模式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2.3 技术发展

传感器行业,尤其是中高端超声波传感器细分领域有较高的技术壁垒。通常情况下,行业新 进入者从完成技术开发、技术突破至实现规模产业化至少需要五年以上时间积累。对于本行 业的新进入者,较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技术积累,并且达到较高技术水平,因此本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图 中高端超声波传感器技术壁垒示意图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安信证券

随着传感器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传感器和芯片厂商已基本掌握了中低端传感器研发技术, 并逐步向高端传感器领域拓展。传感器行业的技术呈现出数字化和智能化、态势感知信息融 合、集成化、微型化和低能耗以及本地化加快的特点。

图 传感器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安信证券

MEMS传感器是世界上传感器发展最快的器件之一,由于其可靠性高、技术附加值高,因此市场回报率也大于传统市场。MEMS传感器与系统将会有更大的市场增长,惯性测量器件、微流量器件、光 MEMS器件、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微型陀螺和汽车领域应用的 MEMS 器件(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微型陀螺)等的应用将具有巨大的潜力。

图 MEMS工作原理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2.4 政策监管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崛起,智能传感器成为了科技领域的焦点。自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旨在推动智能传感器及相关智能仪器仪表朝着微型化、数字化、模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2017年,工信部制定了《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明确了传感器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为该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2021年,中国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表示,将加速解决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的瓶颈问题,特别是聚焦传感器这一关键领域,以壮大核心电子元器件产业的整体水平。此举显示出政府对于智能传感器行业的高度重视和期望。

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表示将重点发展传感器、量子信息、网络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新材料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以增强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并强化关键产品的自供保障能力。

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央及地方政府多次发文,鼓励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普及和发展。智能传感器及围绕其构建的监测、检测技术是物联网感知层的核心环节,将长期持续受益于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的大趋势。

图 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第三章 行业估值、定价机制和全球龙头企业

3.1 行业综合财务分析

图 综合财务分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图 行业估值及历史比较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图 单季度营收同比行业历史比较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图 单季度净利同比行业历史比较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图 单季度净利润率行业历史比较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图 单季度ROE行业历史比较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图 市净率行业历史比较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表 以汉威科技为例的主营结构分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表 境外传感器行业公司估值比较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表 中国上市行业公司估值对比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3.2 驱动因子

智能传感器作为现代工业和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其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推动。在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的快速崛起和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驱动因子: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对于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通过“中国制造2025”、“工业强基”等多项政策,为智能传感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援。

市场需求:随着工业4.0、智慧城市、物联网等概念的深入推广,各行各业对于智能传感器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在工业控制、智慧交通、智能家居、医疗健康等领域,智能传感器的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进步:近年来,传感器核心技术及相关配套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智能传感器提供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可能。MEMS技术、光电传感技术和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等的发展,使得智能传感器的性能得以显著提升。

产业链完善: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的上下游企业逐渐完善,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这为智能传感器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国际合作:通过与国际先进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能够借鉴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人才储备:高素质的人才是推动智能传感器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相关教育和培训项目的加强,为智能传感器行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

投资增加:随着社会资本和企业投资逐渐流向智能传感器行业,为行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3.3 行业风险分析

表 常见行业风险因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智能传感器行业无疑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在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的发展道路上仍存有不少风险因素需要警惕。

关键核心技术风险

技术突破困难:尽管国内已有二十余条MEMS生产线,但高端核心传感器技术仍有待突破,如流程工业压力传感器、变送器等多依赖国外进口。

国际技术封锁:美国等国家对中国的高端传感器实施技术禁运,尤其是航天、航空和航海领域的专用高档传感器,导致国内产品在某些领域的技术差距较大。

产业化问题风险

产业化进程缓慢:虽然国家早在“七五”时期便提出传感器的批量生产和产业化问题,但至今仍未形成传感器产业的龙头企业和标杆单位。

产业链不完善:传感器产业化涉及多方面因素,包括国家政策、投资机制、市场和产业链等,缺乏有效的产业链合作和统筹规划,导致产业化进程受阻。

统筹规划执行风险

顶层设计不足:长期以来,由于传感器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国内缺乏对传感器发展的统一认识和顶层设计,虽然近年来有所改观,但仍需加强系统研究和科学规划。

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振兴传感器产业技术的政策和规划,但在政策执行和投资强度上仍存在不足,需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积累,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度。

3.4 竞争分析

智能传感器作为新时代信息技术和工业制造的重要基础,其发展对于推动中国的高质量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波特五力模型作为一种常用的行业竞争分析框架,能够从多维度揭示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的竞争状况。

表 2022年全球传感器行业企业30强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以下是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对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的分析:

行业竞争者

行业竞争态势:智能传感器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国内外众多企业均希望在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导致行业内竞争异常激烈。

市场集中度:尽管有不少企业参与,但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内存在一些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的领军企业。

供应商的谈判力

供应商数量及能力:传感器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和核心元件供应商。目前,高端核心元件的供应还较为依赖国外,使得供应商谈判力较强。

替代供应商的存在:替代供应商的数量和能力还不足以威胁现有供应商的地位,进一步增强了供应商的谈判力。

购买者的谈判力

购买者多样性:智能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广泛,购买者多样,包括工业制造、汽车、医疗、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

产品标准化:由于产品的高度标准化,购买者可以在不同供应商之间选择,增加了购买者的谈判力。

新进入者的威胁

市场准入门槛:智能传感器行业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较高,对新进入者形成一定的威胁。

政策支持: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可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新进入者提供一定的市场空间。

替代品的威胁

替代产品的存在:目前,智能传感器行业还没有出现直接的替代产品,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新的替代技术或产品。

替代产品的性能和价格:替代产品如果能在性能和价格上具有优势,将对智能传感器行业构成威胁。

3.5 中国重要参与企业

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的发展日益繁荣,众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在行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些企业包括海康威视 [002415.SZ]、大华股份 [002236.SZ]、斯达半导 [603290.SH]、珠海冠宇 [688772.SH]、高德红外 [002414.SZ]、大族激光 [002008.SZ]、天华超净 [300390.SZ]、柏楚电子 [688188.SH]、道通科技 [688208.SH]、汉威科技 [300007.SZ]、FIT HON TENG [6088.HK]、香港航天科技 [1725.HK]、百富环球 [0327.HK]、威胜控股 [3393.HK]、中国高精密 [0591.HK]、同方泰德 [1206.HK]等。

表 中国A股及港股主要企业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汉威科技 [300007.SZ]: 汉威科技主要围绕传感技术、智能终端、通讯技术、云计算和地理信息等物联网技术,为智慧城市、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民生健康等领域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公司发展了“传感器+监测终端+数据采集+空间信息技术+云应用”的系统解决方案,以客户价值为导向,致力于打造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

华工科技?[000988SZ]: 华工科技是全球有影响力的传感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推动智慧出行、智慧家庭、智慧医疗和智慧城市的发展。公司自主掌握芯片制造和封装工艺核心技术,并拥有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CNAS实验室,是全国最大的多功能传感器制造商。

高德红外?[002414.SZ]: 高德红外是中国光谷高科技国际化光电明星企业,专注于红外光学、成像电路、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机械结构及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研发,提供先进的红外热像系统和高科技光电系统。公司拥有GuideIR、MobIR、Thermopro等海外注册商标,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百富环球?[0327.HK]: 百富环球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和销售电子支付终端机的企业,其EFT-POS产品已销往海外50多个国家及地区,并在中国与UMS、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及中国移动等建立了合作关系。2009年,该集团在中国EFT-POS终端机销量中占据了32.5%的市场份额。

威胜控股 [3393.HK]: 威胜控股是中国智慧计量、智慧配用电与能效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自2005年在香港主板上市以来,集团专注于能源计量与能效管理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于电力、水务、燃气、热力等能源供应行业,以及大型公建、石油石化、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冶金、化工等大型用能单位和居民用户。

3.6 全球重要竞争企业

全球智能传感器行业的重要参与企业众多,其中包括MURATA MANUFACTURING [6981.T]、安费诺(AMPHENOL) [APH.N]、SAMSUNG SDI [006400.KS]、佳能 [CAJ.N]、CANON [7751.T]、康宁(CORNING) [GLW.N]、京瓷 [6971.T]、OMRON [6645.T]、TDK [6762.T]、安川电机 [6506.T]、SAMSUNG ELEC MECH [009150.KS]、杜比实验室(DOLBY LABORATO-A) [DLB.N]、OMRON [OMR.DF]、通用显示器 [OLED.O]、LG INNOTEK [011070.KS]、美国力特保险丝(LITTELFUSE DE) [LFUS.O]等。这些企业各自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为智能传感器行业的全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表 全球非中国主要企业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安费诺(Amphenol) [APH.N]: 安费诺集团成立于1932年,是全球顶尖的连接器制造商之一。集团自1984年进驻中国,至今已在全球设立100多家工厂和办事处,员工总数超过70,000人。在2020年,安费诺的销售额超过82亿美金,荣获“厦门市重点工业企业”称号,显示出其在全球智能传感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康宁(Corning)?[GLW.N]: 康宁以其多元化的业务和卓越的协作能力满足了市场的多方需求。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光通信、移动消费电子、显示科技、汽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康宁的耐损盖板玻璃、精密玻璃和光纤技术在全球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三星SDI [006400.KS]: 三星SDI是三星集团旗下的重要附属企业,涵盖了内存芯片、计算机、无线通讯设备、电视机显像管等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三星SDI及其附属企业在全球电子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地位,同时也为智能传感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市场基础。

京瓷 [6971.T]: 京瓷以“客户第一”为核心价值,提供了一系列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其主要产品包括陶瓷刀具、陶瓷文具、珠宝首饰、手机、精密陶瓷零部件、半导体零部件和太阳能发电系统等。京瓷集团不仅在陶瓷和半导体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同时也在智能传感器和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第四章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传感器行业正逐渐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技术创新:随着国家对于智能制造和物联网技术的重视,智能传感器的技术研发将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推动。包括MEMS技术、光电传感技术以及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内的多种先进技术将为智能传感器的性能优化和应用拓展提供重要支持。

市场应用拓展:智能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将更为广泛,覆盖工业控制、智慧交通、智能家居、医疗健康和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工业4.0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下,智能传感器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国际合作与交流:面向国际市场,与国际先进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将为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的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提供重要契机。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优化,提高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政策支持与投资增加:未来,国家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有利于智能传感器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同时,社会资本和企业投资将进一步流向智能传感器行业,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人才培养与教育:高素质的人才是推动智能传感器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未来,相关的教育和培训项目将得到加强,为智能传感器行业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产业链完善:随着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智能传感器的产业链将逐渐完善,形成从材料、设计、制造到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千际投行认为,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的未来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拓展市场应用、加大国际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加强人才培养和完善产业链,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推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Cover Photo by George Prentzas on Unsplash

END

       原文标题 : 2023年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研究报告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传感器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