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突破技术壁垒 国产激光雷达告别“大块头”

突破技术壁垒 国产激光雷达告别“大块头”

①传统激光雷达需要依靠人工实现激光发射电路板和接收电路板的微米级对准,这种工艺耗时、低效,且设备体积较大。

突破技术壁垒 国产激光雷达告别“大块头”

②新技术让模块间以类似积木的形式快速搭建,无需依赖多次人工对准,实现了机器自动对准,提高总装效率的同时,也减小了设备尺寸。

突破技术壁垒 国产激光雷达告别“大块头”

③C-Fans-128线激光雷达探测前方人体效果图。

不到三公斤的无人机激光雷达、针对电力行业定制的激光雷达电力巡检系统解决方案、含自主芯片的避障激光雷达……在此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召开的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上,北京北科天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科天绘”)的激光雷达系列产品成为一大亮点。这些激光雷达不但更小更轻,而且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还让成本大大降低。

那么,激光雷达技术难在哪?北科天绘的激光雷达又有何过人之处?

系统复杂导致激光雷达体积过大

激光雷达,简而言之即通过主动发射及接收激光信号实现三维探测的高精度传感器,“它由激光发射、激光信号接收、光学及扫描、信号处理和系统控制等模块组成。”北科天绘技术总监张珂殊介绍道,激光雷达不仅自身就是高度集成化的光机电一体化传感器,使用中还要与全球卫星定位(如北斗、GPS)、惯性导航单元(IMU)、可见光相机、紫外相机、高光谱相机等各种传感器做时空同步集成,涉及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和一体化标定,技术门槛很高。

“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与微波雷达相近,以激光做信号源,激光信号到达目标表面——树木、道路、桥梁和建筑物等,在上述目标表面产生后向散射,从而使一部分激光回波信号回到激光雷达的接收器。然后通过光电信号转换和信号处理,实现激光测距计算,即得到目标点测距。激光信号扫描目标物表面后,还可以得到目标物表面三维点的数据,用此数据进行三维成像处理后,我们就拥有了精确的三维目标模型数据(目标立体图)。”张珂殊说。

北科天绘总经理张智武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国际先进测绘型激光雷达的核心性能指标包括:公里级测距范围,毫米级测距精度,百万级激光发射频率。这要求高度优化的激光雷达系统设计技术,尤其是激光雷达信号的精细和实时处理能力,包括微弱信号的采集和放大,噪声的识别和滤除以及时间精准计量,空间位置信息和反射强度信息的瞬态测量等。

“由于光的传播速度极快,上述信号接收,处理和三维数据生成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纳秒)完成,因此难度很大。”张智武说,激光雷达是迄今为止最复杂的,效率和精度最高的传感器之一,与相机相比,它多了主动发光和光信号调制及解调的模块,实现每秒钟百万次精准测量,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集成性系统。

然而,如此复杂的集成性系统,也让集成电路设计成了激光雷达技术研发的拦路虎,大量国产激光雷达过于复杂的组装会让激光雷达体积重量过大,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传感器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