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融合
-
首创融合视觉感知技术!这家传感器企业完成B轮融资
4月16日,领先的融合视觉传感器研发商锐思智芯(AlpsenTek)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投资方包括智慧互联产业基金、浦耀信晔、中车时代投资、智宸投资、毅岭资本等多家机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新一代融合视觉传感器的研发、量产推进及市场拓展
锐思智芯 2025-04-17 -
传感器行业迎来智能化时代 传感器融合系统市场发展发展前景日益广阔
传感器融合系统能够实现对生产流程更为精准的监测与把控,其市场需求也随着工业的持续进步而不断增长。 传感器融合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来自多传感器或多源的信息和数据,在一定的准则下自动分析和综合,以完成所需要的决策和估计的信息处理系统
-
-
中高端环境传感器市场高速增长,中科银河芯如何在国产替代中站立潮头?
随着智能物联网时代来临,传感器作为物联网技术最重要的数据采集入口预期同步受益。据CCID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2510.3亿元,市场规模巨大,未来3-5年中国市场仍然保持10%以上
-
“芯”科技助力储粮水分监测,中科银河芯发布高精度水分传感器
7月16日,来自中科院微电子所的高性能传感器芯片供应商——北京中科银河芯科技有限公司与测温行业王牌企业佳华科技联合推出高精度水分传感器,可实现对水分的直接检测,处行业领先地位,为我国智能粮储领域在线水分监测提供了解决方案
高精度水分传感器 2021-07-19 -
曾首推用于粮情监测的传感器芯片 中科银河芯硬核助力“爱粮节粮”
作为全球第一大粮食生产国,中国2019年粮食产量6.6亿吨,比2018年增长0.9%,创历史最高纪录。如果按照标准粮仓40%的储备率来计算,仓储量则高达2.68亿吨,那么粮食仓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苹果获批自动驾驶新专利,跨传感器融合数据做更明智决策
周二,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苹果一项新专利,名为“跨传感器处理管道共享传感器数据”。在这项专利中,苹果提出在自动驾驶汽车系统内的多个过程中,可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更多的协作。
-
从工农业到消费端:中科银河芯打造五款高性能传感器
11月21日,来自中科院微电子所的高性能传感器芯片研发商——中科银河芯,正式发布了包括芯片、模组、设备在内的5款产品,分别具有高精度、宽范围、可编程、超低功耗、可多颗串联应用、可进行长线通信、五合一精确测量的特点
-
从工农业到消费端 中科银河芯发布五款高性能传感器
来自中科院微电子所的高性能传感器芯片研发商——中科银河芯,正式发布了包括芯片、模组、设备在内的5款产品,分别具有高精度、宽范围、可编程、超低功耗、可多颗串联应用、可进行长线通信、五合一精确测量的特点
-
助力中高端传感器芯片国产化 中科银河芯携多款产品亮相China Sensor
中科院微电子所的创业团队中科银河芯,携其温度类、湿度与水分类、标签与加密类合计8款芯片传感器产品亮相中国(上海)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览会,吸引了包括行业内客户、传感器应用厂商,及寻找国产相关器件的下游企业等纷纷参观交流。
-
传感器融合成自动驾驶领域另一个突围方向
在使用多个传感器的情况下,要想保证安全性,就必须对传感器进行信息融合。多传感器融合可显著提高系统的冗余度和容错性,从而保证决策的快速性和正确性,是自动驾驶的必然趋势。
-
-
ADAS+方案将大规模部署 智能驾驶需要多技术融合
随着市场对传感器需求的增长,对嵌入式计算平台的需求也相应增长。意法半导体(ST)认为,契合当下2级自动驾驶汽车的ADAS+方案将会被大规模部署。
-
-
-
-
解开身体“密码” 未来生物识别技术融合或成趋势
从指纹、虹膜到人脸识别,生物识别伴随着智能手机走入了百姓家。人们也从模糊和好奇,渐渐变成了最时尚的体验。人体到底藏了多少“密码”?这些“密码”都很安全吗?
-
单芯片技术与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整合推动Sensor 3.0变革
作为如今遍布智能手机、可穿戴、工业控制、城市交通、医疗健康等各个领域应用产品之一,你生活中应用到的手机、平板,乃至共享单车等电子产品,都有配备运动传感器。
-
深度解析自动驾驶的未来:多传感器融合
传感器是汽车感知周围的环境的硬件基础,在实现自动驾驶的各个阶段都必不可少。自动驾驶离不开感知层、控制层和执行层的相互配合。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获取图像、距离、速度等信息,扮演眼睛、耳朵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