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擎科技朱继志:以AI视觉芯片为机器打造火眼金睛
“今年我们的任务就是把技术产品实现落地,针对不用的行业做不同的参考设计。接下来,我们会发布自动驾驶、安防、无人零售、机器人、工业检测、深度相机的产品方案。”
具体来讲,在以上提到的6大领域,眼擎科技将分别实现20个design in,让客户来使用他们的芯片方案、芯片模组。
另外,为了实现这一任务,眼擎科技也已经启动了A轮融资计划。
AI变革产业大格局,创企“弯道超车”的时机到了
以成像产品为例,以往的核心技术多是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诸如尼康、佳能等等。可以说,品牌、市场、产品都在他们那里。不过,于创企来说,这真的就没有机会了吗?
朱继志表示这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我们需要一个前提——市场大格局发生变化。现在,这个变化已经来临,而带它来的新事物,就是人工智能。
“现在,我们看到一个巨大的机会,就是人工智能。对芯片产业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机会。”针对“变革”,朱继志总结了人工智能对芯片产业的两个变化:
其一,是整个芯片架构的变化。“以往架构的核心就几样东西,包括CPU、显示器、操作系统等等。如今,AI的到来给芯片架构带来一个新的变革。”数据、算力和算法,这是AI对当前技术架构所提出来的要求。
面对这一“新理解”,以往的芯片巨头可能会落下神坛,他们的优势可能会转化为劣势。具体的案例可以看以往的芯片巨头英特尔,和如今抓住芯片新机遇的英伟达。
其二,是应用的变革。“比如成像技术,现在已经由‘给人看’变成‘给机器看’,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需求。”朱继志表述。具体说来,以往成像技术搭载在摄像机等硬件上,最终的成果由人来享受;现在,成像技术搭载在摄像头上,最终的数据被传递给后端的处理系统,让机器来识别图像。
“AI芯片也是一样的道理,以前的产品都是给人用的,在AI时代,市场的格局变了,现在更多的是要满足机器的需求。”
如果只是在传统应用市场去做的话,在产业链链条非常成熟的情况下,创企是很难实现突破的。但是,当市场出现大的变革,所有的人都将在同一起跑线,而这就是“弯道超车”的机会。
最后
据相关研究报告预计,2018年全球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左右,而到2020年,中国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将增长至725亿元,未来前景极为广阔。
在朱继志看来,诸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等从事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公司,与眼擎科技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一个负责前端成像以提供更为高质的图片,一个负责对高质图片进行数据的识别和处理,进一步提高识别效率。
“我们主攻的是产业的核心痛点。在计算机视觉的大部分应用场景中,如果不能解决复杂光线下的成像问题,其相应产品就是不具备大规模推广价值的。”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免费参会立即报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数会工业芯片与传感仪表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从直流到高频,材料电特性参数的全面表征与测量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AI加速卡中村田元器件产品的技术创新探讨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