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虹星科技侯广琦:远距离虹膜和人脸融合识别,才是真正的多模态

2018-05-23 02:43
来源: 镁客网

“其中,我们最为看重的就是远距离虹膜识别技术、三维成像和交互技术。”侯广琦指出,这两种技术的价值就体现在用户的身份能够被高精准的识别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便利性和识别速度。

“比如用户不用拿出证件,就可以迅速过闸机,这样整个过程的交互体验会更好。同时也会增强一定的安全性,让别人无法伪造自己。”

当然,亦如侯广琦一直强调的,要想做到这样良好的交互体验,单纯依赖一两种优势技术是不行的,所以在前端成像方面,虹星科技也是下足了功夫。

“在前端成像层面,我们的前端处理算法都是依据成像的物理架构进行优化的,所以从前端进来的数据都是经过处理和清洗后的数据,而不是单纯的数据传输。除此之外,我们还把前端智能处理与后端模式识别算法相匹配,这样就形成了整套系统。”侯广琦解释道。

而为了让系统落到实处,虹星科技最终以闸机和立柱版两款产品形态落实和呈现了解决方案。

“除了大规模人群通关的闸机,对应的,我们还推出一款方便人们在离线状态下大批量注册的便携式人脸和虹膜采集设备。当然,我们还有集注册和识别功能为一体的设备。”

图 | 虹星科技产品

真正意义上的多模态,是“与”不是“或”

然而,正如业内所熟知的,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单项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了。

因此,多模态(多种技术融合)的解决办法被业内专家提出,并成为众多计算机视觉公司逐步去落实的事情。但是,侯广琦认为市面上普遍存在的多模态识别技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技术融合。

“比如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技术的混合,其中,虹膜识别距离是40cm,而人脸识别是1m,因为识别距离带来的差异,在技术解决方案中,它们两者之间自然就是一种‘或’的关系,而不能达到工程师想要的‘与’。”

所以,在侯广琦看来,在技术解决方案的实现中,许多产品事实上并没有将这两种技术深度融合,而是成为彼此替换的选择。

他指出,如果换做远距离虹膜识别技术,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就会有本质的不同。以虹星科技的远距离虹膜识别技术为例,约0.8~1.2米的识别距离可与人脸识别技术同时工作,所以两种技术的融合就是一种完全的重合和叠加。

“识别距离的重合使得两种技术实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当你走到闸机面前,系统就会同时调用远距离虹膜识别和人脸识别两种技术对你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这样自然就会带来一种叠加效应,不仅提高了精度,还提升了安全性。”侯广琦解释道。

图 | 虹星的闸机产品应用在东疆出入境检查站

但怎样让市场看出虹星科技技术的不同,侯广琦表示当前产品将会采用重点行业推广的策略,以安防行业为主,下一代产品将扩展到更多线下国计民生领域。

“我们现在就是围绕现有成熟的产品形态,整合企业的资源,重点服务行业内很有影响力的客户,如在机场这一应用场景下,我们就重点做好1到2个机场。这样,在每一种应用场景中,我们先树立标杆,剩下来要做的事就只剩下复制了。”

最后

值得指出的是,虹星科技带来的多模态技术,成本的提升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问题,但侯广琦表示将会从整体设计上最大程度的降低技术的成本。

“我们在解决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会让这几种技术融合在一起,权衡去做。比如在硬件上,我们决定采用人脸相机、虹膜相机和三维成像相机三种,事实是,整体方案的成像成本不会是单一技术的三倍,而是2倍或者1.5倍的关系。”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传感器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