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偏爱”毫米波雷达,中国自主厂商能上位么?
“主流车型搭配5颗毫米波雷达。”业内人士向亿欧汽车透露,现在常见配置是1颗中长距离雷达+4颗角雷达。
特斯拉Model3/特斯拉官方
另辟蹊径的特斯拉则不同,其传感器配置为:1颗160米测距毫米波雷达+8个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通过融合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视觉,特斯拉旗下车型拥有较强的感知能力。
因为“轻视”毫米波雷达,特斯拉曾尝尽苦头。此前,特斯拉将毫米波雷达视为“辅助传感器”,结果旗下车型Model S不断发生“白色拖挂车碰撞事故”。特斯拉将其归咎于“明亮的天空导致Autopilot和司机没有注意到挂车的白色部分”,但数量过少的毫米波雷达难辞其咎。
若想实现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特斯拉的归宿仍是多个毫米波雷达配合传感器。
自动驾驶对毫米波雷达存在“刚需”,后者的出货量与ADAS渗透率成正比。截至2019年11月,中国在售车型ADAS配置渗透率大多低于50%,伴随自动驾驶技术推进与市场普及,毫米波雷达的市场想象空间巨大。据智研咨询预测,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在2020年将达到36亿元,在2025年将达到80亿元。
尽管毫米波雷达是一个增量市场,但自主厂商能分几杯羹仍是未知数。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王瑞
国产厂商“夹缝求生”?
“中国毫米波雷达仍以ABCD为主。”ADAS从业人员林凡告诉亿欧汽车,以奥托立夫、博世、大陆和德尔福为代表的国际Tier1,主导了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
2019年1月,博世、大陆、电装与安波福占据中国乘用车长距毫米波雷达95.7%的市场份额,维宁尔、大陆、海拉、安波福、法雷奥占据中国乘用车短距毫米波雷达96.4%的市场份额。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王瑞
国际Tier1“横行霸道”的背后,是中国自主雷达厂商的困局。
2014年至2016年三年间,中国涌现出大批毫米波雷达初创企业。“海归派”代表如芜湖森思泰克、杭州智波;“科研派”代表如行易道、南京隼眼、苏州安智;“实业转型派”代表如深圳安智杰、德赛西威、雷博泰克等。
业内人士向亿欧汽车表示:“中国毫米波雷达初创企业至少有100家。”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免费参会立即报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数会工业芯片与传感仪表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从直流到高频,材料电特性参数的全面表征与测量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AI加速卡中村田元器件产品的技术创新探讨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