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又一家惯性传感器企业获数千万元B+轮融资!

4月30日,北微传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微传感”)宣布,公司近日成功完成数千万B+轮融资。此轮融资将进一步提升北微传感在惯性传感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能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在面对贸易战等外部挑战时,增强韧性。

资料显示,北微传感是一家专注惯性姿态传感器研发、制造、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两次世界物联网博览会金奖获得者,国家标准起草者,是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理事单位、国家物联网感知装备产业计量测试联盟创始成员,拥有100余项相关知识产权,总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山水城,毗邻风景秀丽的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无锡市惯性传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北京、成都、绍兴等地建有子公司。

北微传感以引领全球惯性传感器市场发展为公司愿景,专注惯性传感器模组及上游器件,自主研发北斗组合导航系统、惯性测量、航姿参考系统、光纤陀螺仪、电子罗盘、倾角传感器等智能传感器产品,可全面满足各类惯性姿态测量及高精度导航定位的需求,公司在多传感融合算法和硬件设计封装领域不断创新,服务于智能装备、自动驾驶、物联网等领域5000余家客户。

公司有超过20%员工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其中博士18名,研发及技术人员达到50%。公司汇聚了多名IEEEFELLOW、ASMEFELLOW、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973首席科学家,团队成员多次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与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合作进行前沿性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

企查查显示,北微传感已完成三轮融资,其A轮融资于2022年8月完成,投资方为无锡中电海康集团。

2024年12月,北微传感成功完成了数千万B轮产业融资,本轮投资由上海申能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上海诚毅锦冠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完成。此次融资不仅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北微传感技术实力与未来潜力的认可,更预示着公司在全球智能传感器领域的布局将进一步加速。

惯性传感器主要检测和测量加速度、倾斜、冲击、振动、旋转和多自由度(DoF)运动,是实现导航定位、姿态感知、状态监测、平台稳定等功能的重要部件。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高端工业、航天航空、石油勘探、测绘、无人系统等领域,是支撑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的底层硬件之一。

北微传感是航天航空领域的领先惯性传感器企业。据悉,C919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干线客机,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次巨大突破。C919于2023年5月28日圆满完成了首次商业飞行,这是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C919首次商业飞行中,北微传感的舵面测量系统表现出色,为C919提供了高精度的舵面测量系统,实现了精准测量和实时监测。该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精度特点的同时,北微传感创新提出了一种自动修正安装误差,适用于相对转角的快速校准,且提高角度测试精度,可以帮助飞机运维工程师更好地掌握飞机的舵面状态,为飞机的安全性能和飞行质量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持。

根据Yole统计的数据,Honeywell、ADI等国际知名厂商占据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而国产惯性传感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较小,市场份额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本土企业普遍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与国际知名厂商相比,并无自建的晶圆制造产线,产线配套尚待完善,生产能力不及国际知名厂商等。

在此背景下,北微传感、芯动联科、中科航芯、士兰微、明皜传感等国内惯性传感器厂商正以破局者的姿态全力突围。面对国际巨头在技术、市场、产能等多维度的压倒性优势,本土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同时积极整合产业链资源,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生产体系,试图在高端制造领域撕开一道国产替代的口子。

北微传感作为其中的先锋力量,此次B+轮融资的成功,不仅是资本市场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是国产惯性传感器产业破局的关键信号。依托资金支持,北微传感将在技术研发、产业化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以点带面推动行业发展,有望成为打破国际垄断、实现国产惯性传感器产业崛起的重要引擎。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