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人工智能峰会关键词之智能驾驶
关于智能驾驶,仅有硬件车身远远不够的,只有赋予其灵巧的“眼睛”和聪明的“大脑”,才能让汽车真正的行驶起来。这其中,传感技术及相关产品,就是“眼睛”的重要组成部分。
WaveSense获3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致力自动驾驶探地雷达商业化
大多数无人驾驶汽车都是通过摄像头、激光雷达和雷达的结合,为自己在拥挤的城市街道、郊区和公路上提供导航。但今年正式公开的马赛诸萨州创企WaveSense认为这还远远不够。
我国传感器行业几乎被外企垄断 国产化任重道远
2017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1605亿元,且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传感器是整个物联网的数据采集入口,是物联网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物联网的高速发展下,传感器市场也得到快速扩张。
大陆开发出电控自动调整和耐热型空气弹簧
目前,大陆集团开发了一种传感器,能够使用超声波测量商用车空气弹簧的高度和压力。利用超声波高度和压力传感器(UHPS),可以通过电子方式调整车辆高度,从而提高城市公交车的效率。
机器视觉一路升温,安防企业吹响号角
最近几年,机器视觉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备受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纵观机器视觉在工业自动化市场上的表现,其产品增速持续趋居高位,呈蓬勃发展的态势。
“刷脸”几何增长,人脸识别酝酿“链变式反应”
据相关分析报告显示,预计今年起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保持20%左右的增速,到2022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75.95亿美元。可以说,未来几年将是人脸识别技术成熟与普及的关键之年。
这套系统实现了潜艇“跨界”通信
麻省理工的科研人员推出了“平移声学—射频通信”(TARF)系统,综合运用声呐和雷达技术,以实现水下潜艇与飞机的直接通信。
自动驾驶创企Ghost Locomotion获1500万美元融资
而位于山景城的Ghost Locomotion却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这家相当隐蔽的公司正在设计开发自动驾驶核心技术,且该技术可直接用于升级改造市场上现有的汽车。
Carmera获2000万美元B轮融资 打造自动驾驶3D地图数据处理平台
无人驾驶汽车通常需要大量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和雷达——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导航。车辆有了“眼睛”,却仍然需要地图,仅美国地区就有超过640万公里的道路,搜集这些数据可不是一件小事。
虹膜识别开启“确认眼神时代”
今年6月下旬,经验丰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耀老先生在北京强调,18~65岁及以上的指纹大致的差错率在0.8%,人脸大概在2%,而虹膜识别仅为百万分之一。
WaveSense将GPR用于自动驾驶导航 在高速下可达1英寸精准度
近日,一家名为WaveSense的公司创新的将GPR技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在恶劣天气下的导航指引。
MIT打造高速水下通信系统 可实现高精度定位、追踪和收发
据报道,MIT的林肯实验室将2013年就投入使用的月球激光通信演示(LLCD)系统改造完,并投入到水下研究领域。
ICARUS计划用标记动物打造全球环境传感器网络
这一所谓的量子飞跃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一套传感器,它能让团队将其封装到每个发射设备上。据悉,这种传感器重量只有5克、装有GPS模块、加速度计和磁强计,另外还配备有温度、压力和湿度传感器。通过太阳能面板和电池,其可以以迷你背包的形式绑在动物的身上。
盘点雷达传感器的新型热门应用
提起雷达技术,大众对此并不陌生。传统的雷达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机载、舰载、基地雷达可以对运动目标进行检测、成像;在气象、航管、遥感等领域,我们可以借助雷达传感器实现气象预报、交通管制、资源勘查等。
智慧停车无人化,运用到哪些物联网技术?
地磁传感器是地面诱导系统的前端感应装置,当车辆进入停车位时,切割磁感线会引起磁场的变化,地磁传感器会随之判断车辆进入该泊位,它会准确锁定车辆的停留、离开时间,并传输到管理系统后台,轻松获得空余车位数量信息,从而诱导车主合理选择停车地点。
视觉技术企业影谱科技获13.6亿元D轮融资 商汤科技参投
视觉技术企业影谱科技Moviebook近日完成D轮13.6亿元融资,创国内人工智能影像生产领域最高融资纪录,投资方包括商汤科技Sensetime、软银中国,东方明珠旗下产业投资基金、PAC、前海梧桐并购基金、朗盛资本、葛卫东等十余家投资机构及战略伙伴。
英飞凌收购意法半导体之流言终结篇
从英飞凌和意法半导体两家公司扯不断,理还乱的因缘纠葛来看,这一次多半又是“消息人士”放出来的消息,他们之间的并购传闻,真的是可以追究到很久,很久,很久以前了。
人脸识别突飞猛进 更要看好“我们的脸”
在国内,进入高铁站、在机场过安检、入住宾馆或到单位签到时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已是很普遍的事了。但奇怪的是,近来国外媒体时有人脸识别系统患上“脸盲症”的报道。
超声波指纹 VS 3D结构光,哪种更好?
目前手机市场生物识别方式大概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指纹识别,另一种则是面部识别,电容式指纹识别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可以说十分成熟,不过近来随着屏下指纹技术的发展,指纹识别也进入了全新阶段,而面部识别则是由于iPhone X首次采用才得以普及。
资讯订阅
- 精彩回顾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艾睿光电-开阳及瑶光系列专家级红外热像仪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在线研讨会】欧司朗汽车智能驾舱传感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在线研讨会】奥林巴斯工业显微镜和工业内窥镜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深圳CIBF 2021展会全程直播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OFweek 2021(第六届)锂电池&电动车产业大会暨维科杯年度颁奖典礼 查看回顾
-
智慧停车:多地上线地磁+视频巡检车,技术赋能静态交通新生态!
2025-03-20
-
城市级智慧停车主流设备有哪些?NB地磁何以占据半壁江山?
2024-11-22
-
路边停车收费管理设备:NB地磁知多少?双模地磁、三模地磁&多模地磁、双卡地
2024-10-30
-
技术分析:NB地磁+视频巡检车——开创智能停车管理新纪元
2024-06-24
-
秒懂!NB地磁与视频巡检车产品常见问题解答第一弹!
2024-06-13
-
NB地磁:路边停车管理主流设备,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应用数据
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