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问题为您解决(一)温度传感基本原理
温度设计注意事项
实现高效温度监测和保护的注意事项包括:
精度。传感器精度表示温度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在确定精度时,必须考虑所有因素,包括采集电路以及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的线性度。
尺寸。传感器的尺寸会对设计产生影响,而分析整个电路有助于实现更优化的设计。传感器尺寸还决定了热响应时间,这对于体温监测等应用非常重要。
传感器放置。传感器的封装和放置会影响响应时间和传导路径;这两个因素都对高效温度设计至关重要。
工业中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技术包括集成电路 (IC) 传感器、热敏电阻、RTD和热电偶。下表比较了在为设计挑战评选适合的技术时参考的主要特性。
IC传感器
IC温度传感器取决于硅带隙的预测温度依赖性。如下图和公式所示,精密电流为内部正向偏置P-N结提供电源,从而产生对应于器件温度的基极-发射极电压变化 (ΔVBE)。
硅带隙的温度依赖性
鉴于硅的可预测行为,IC可在宽泛的温度范围内提供高线性度和精度(高达 ±0.1°C)。这些传感器可以集成系统功能,例如模数转换器 (ADC) 或比较器,最终可以降低系统复杂性并减小整体占用空间。这些传感器通常采用表面贴装和穿孔封装技术。
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是无源组件,其电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热敏电阻分为两类:正温度系数 (PTC) 和负温度系数 (NTC)。
虽然热敏电阻针对板载和非板载温度传感方式提供了多种封装选择,但与IC传感器相比,其实现方案通常需要更多的系统组件。硅基PTC热敏电阻具有线性特征,而NTC热敏电阻具有非线性特征,通常会增加校准成本和软件开销。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免费参会立即报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数会工业芯片与传感仪表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从直流到高频,材料电特性参数的全面表征与测量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AI加速卡中村田元器件产品的技术创新探讨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